提起家里用过的出行工具,还真不少。自行车有,电瓶车有,摩托车有,小汽车也有。而如今闲置的多,正在使用的却不多。在角落里,随处可见锈迹斑驳的自行车东倒西歪着,一层尘土包裹的电瓶车静默着……是啊,这些交通工具的变迁,只是时代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而已。
小时候,农村穷,能吃饱肚子就很知足了。出个远门,屁颠屁颠跟在父母身后,靠两条腿走着去已觉很过瘾、很开眼界了。
及至结婚时,家里凑钱给我买了一辆摩托车。在那个年月,摩托车在当地是很鲜见的。我骑着摩托车回老家或是陪爱人一起回娘家,那是相当拉风的。
随着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出台,摩托车上路要求越来越严格,再不能像先前那么随意。每年定期车检不说,载人也限制不超过两人,我们一家三口出行,可费了心思。一靠近十字路口,就提心吊胆,以至于后来在路上一旦看到穿警服的,就条件反射莫名紧张起来。
后来,我回城里上班,距家近了,可以散着步去上班,摩托车终于用不上了,于是就骑到先前经常去的摩托车修理点卖了。
女儿上初中后,学校离得远,上下学跑久了,她吵嚷着要一辆自行车。正寻思着买一辆啥样的单车时,我的一篇征文获奖了,主办方银行给我奖励了一辆自行车。车子小巧,孩子骑上正好。这下,孩子上学的劲头似乎一下子也足了。
家里没有快速出行工具也不行,于是我买了辆电瓶车。这回,骑行在车辆川流不息的街道上,如同出入无人之境,随心所欲。
可不久,麻烦就来了。提供电瓶车动力的那几块电池,续航里程日渐缩短,到后来,只要骑车出趟门,耗电就过半,不得不一日一充电。有一次,半路上电瓶车“尥蹶子”,跑得一丝电也没有,害得我哼哧哼哧推回家。望着从楼前不同窗子里爬出的一根根五颜六色的充电线,我很是无奈的加入其中。
买小车的想法由来已久,只是以前敢想不敢说而已。
丈人家在几十公里外的一个偏僻农村,每天只有两趟通村班车经过。妻子回趟娘家可遭罪啦,要在路边左等右等好长时间,若是逢着有人结婚,租用了班车,那一天就白等了。几年下来,候车都将人候怕了。看着人家的私家车一辆辆面前疾驰而过,妻子不无羡慕和怨恨。
孩子上高三那年,想想以后她要去外地读书,得到省城坐火车或乘飞机,那来回接送可真大意不得,因为火车、飞机不等人啊。然而坐长途汽车时间太死板,坐早了浪费时间,坐迟了怕晚点,那种纠结的滋味想想也不好受啊。
买小车,势在必行。恰好这些年积攒了些钱,就咬咬牙买了一辆新车。尽管此时私家车已相当普及。
有小车的日子,就是不一样。下雨天再也不用宅在家里避雨,大冬天在路上也不受风寒,西装革履也不怕尘土飞扬了。只要自己愿意,省内的景区也可以一日一游了。就连带父母去医院看病也变得不再痛苦了。
不巧的是,眼下小区里的私家车已饱和,回来晚就无处停放。不得已,每次出门只能为占停车位而早早回家。大街上车水马龙,加上那么多红绿交通灯,有时候小车真的不如人走的快。哎,现在看来,小车也有潇洒不起来的时候啊。
就在这时,城市里一夜间“空投”下无数辆共享单车,遍布角角落落。不用押金,手机轻轻一扫,随骑随走,随停随放,根本无需考虑车胎漏气,掉链子等烦心事。共享经济一下子让众人释然了许多:哦,家里不必再存放几辆自行车了,不需再购置没完没了充电的电瓶车了,私家车也不必在城里磨洋工了。看来让资源共享起来,的确是化解现代城市病的一剂良药啊!
看着闲置好久慢慢生锈的自行车,望望灰头土脸的电瓶车,瞧瞧挤在缝隙中的私家车,我突然问自己:我富有吗?我方便吗?一时间,我难以说清楚。
【责任编辑:张 东】
秋天红叶是上天赐予人间最美的风景,漫山红遍、层林尽染,那种美,无以言表。这些...详细
七夕岁岁有,年年大不同。古人有古人的过法,今人有今人的过法,但万变不离其宗的...详细
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从第四届开始,有了火炬传递过程,开幕式中也增添了主火...详细